close

吉品海鮮   

(取自吉品海鮮首頁 http://www.jipin.com.tw )

在來吉品海鮮之前,就知道這一家有名的食物,其實不是海鮮,而是港式小點。所以本來就有設定好要吃一些他們的特色菜,所以就讓我來好好介紹一下吧…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

這一道是香菜牛肉腸粉。一般來說,港式餐廳裡上的最快的菜應該就是腸粉了。因為其他小點多少也還要進蒸籠或是進炸鍋,處理起來總需要時間。而腸粉的話,就是把腸粉水(應該是糯米粉水),往一個長長熱熱的蒸台上一舖,馬上就有一層半透明的麵皮出現,然後再把料放上去,捲起來,蓋上蓋子,約莫半分鐘的工夫,一捲新鮮半透明的腸粉就做好了。小時候在獅子林樓上的港式飲茶看過老師傅做過,掀起鍋蓋的時候雲霧撩繞,餡料的香味飄出來,很有一番引人食慾的作用。

這道腸粉也算是中規中矩,皮不過厚、也不過軟,餡料的調味也適中,還吃得到香菜的香味,很能解膩。算是一道挺好的頭盤。

接下來上的這道,應該算是這家餐廳的招待:金絲捲。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這個金絲捲,看名字還真不知道裡面是炸了什麼,外層的酥皮一條條的,咬下去非常酥脆芳香,又不膩口。真的皮做的好、也炸得好。

但是裡面的餡料,口味鹹香中又帶點甜味,口感軟糯又不帶水氣,要再三品嘗,才能感受到淡淡的蘿蔔味。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剖面見上。我家的食客生平不愛各式蘿蔔。他吃金絲捲前,故意不和他說裡面包了什麼餡料,他吃了以後只覺得口味鹹甜不膩,口感卻又說不出來,「有點像軟掉的荸薺」,然後連吃三捲(一盤份量)。可見店家調味道地,讓人雌雄難辨…這道菜做的真好,在外面也從沒吃過類似的點心。說是招牌也絕不過份。

接下來是道鹹點,應該是蔥燒餅吧。(請大家原諒我,我其實不太記得原來的菜名是什麼。)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這燒餅應該也是炸過的,酥皮本身的水準不用多說,上面的芝麻也是炸得香酥可口。我個人最討厭脆脆的餅皮上有軟軟的芝麻,但是這個餅完全沒有這種問題,整個一口入喉,只有芝麻香氣傳出,而沒有討厭的軟軟芝麻口感。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  

內餡有大量的蔥,整個就是又鹹又香又油,好好吃啊。但是蔥多,所以口感不會膩。也有肉汁會流出來,所以吃的時候要小心,以免肉汁燙口。

接下來這道,就是一個甜點了。我給他取名叫芋泥糯米包。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整個的概念應該是把糯米團子裡包進芋泥(吃起來像是湯圓那樣口感),先下水或是蒸熟以後,再沾上芝麻煎過。

整體的口感(糯米皮+芋泥)相當一致,一口咬入咀嚼時,就是一整個軟糯,算是感功的口感。我個人不是非常喜歡芋泥,但是其本身的芋頭味不重,連討厭芋頭的食伴都可入口。唯一的缺點是,可能有經過油煎的手續,所以整顆吃起來口味偏油,如果再更清爽一點就好了。

最後一道菜,是店內的吃一個招牌:黃金流沙包。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這流沙包的賣點,就是剝開以後裡面的金沙真的是用流的: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在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,因為很容易會滴出來…口味我覺得鹹甜適中,完全沒有蛋黃凝結的感覺,也不會太甜。整個包子的皮也算是 Q 彈。算是非常好吃的流沙包,在我人生的流沙包中,應該可以排到第一名的位置。

本來吃完以後還想打包,但是店家不肯,理由是「怕回家以後就不會流了」。這一點我可以用生命保證,包回家以後他還是會繼續流的,因為我就是誤信店家讒言,不小心讓內餡滴出來的傻 B... 真的應該打電話回去和他們說,不用怕內餡不流... 還是讓人外帶吧。

最後結論:這家點心真的好吃,價位在台北應該也不能算貴。印象中一籠點心(像蝦餃之類的)是 180 元、中點(牛肉腸粉之類的),是 150 元。招牌的流沙包可能只要 120 元而已,所以兩個人吃起來應該 1,000 上下可以搞定。

除了小點以外,吉品也是有一些 eco-unfriendly 的大菜。詳見菜單:

20141020 - 台北吉品海鮮餐廳  

就整個用餐環境來說,我個人覺得吉品算是很典型的老中菜館 -- 吵鬧的客人、吵鬧的服務生。服務人員手腳雖然利索,但是你不能要求他們的服務態度。因為有點兇兇有點不耐煩的大嬸樣,就是老菜館的醍醐味。是吧?


餐廳資訊:

吉品海鮮餐廳(信義店)
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36號2樓

電話:02 2700 3311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神祕的少女 L 的頭像
    神祕的少女 L

    What will set us free ?

    神祕的少女 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